《悟道生灵》系列纪录片拍摄——白头叶猴 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
白头叶猴(学名: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),又称花叶猴、白叶猴、白乌猿,是灵长目猴科叶猴属的一种哺乳动物,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。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态习性使其在生物学界具有重要地位。
形态特征
白头叶猴的体型中等,体长为50-70厘米,尾长60-80厘米,体重在8-15千克之间。雄性略大于雌性。它们的头部较小,躯体瘦削,四肢细长,尾长超过身体长度,非常适合在树间灵活移动。体毛以黑色为主,但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色毛发,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,颈部和两个肩部也为白色,尾巴上半截为黑色,下半截为白色,手和脚的背面也带有白色。幼仔出生时,全身的毛发为金黄色,随着成长逐渐转变为父母的体色。
分布与栖息地
白头叶猴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南部的扶绥、崇左、宁明和龙州等县市的喀斯特石山地区,以及越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。这些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,石山连绵、山峰挺拔陡峭,植被繁茂,为白头叶猴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。然而,由于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严重,白头叶猴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缩小。
生活习性
白头叶猴是日行性动物,每天早出晚归,主要活动时间在清晨和傍晚。它们集群生活,群体通常由5-20只个体组成,由一只成年雄性作为首领,实行一夫多妻制。白头叶猴以植物为食,主要食物包括树叶、嫩芽、花和果实等,偶尔也会食用昆虫等小型动物。它们善于在树林间跳跃和攀爬,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
繁殖与生命周期
白头叶猴的繁殖季节主要在秋季,雌性经过约6个月的孕期后,在春季产下一只幼崽。幼崽在母亲的照料下成长,约两岁时达到性成熟。白头叶猴的平均寿命约为25年,但在野外生存条件下,由于各种因素的威胁,实际寿命可能更短。
保护现状
白头叶猴因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濒危的种群数量,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并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)附录I和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的极危(CR)物种。目前,全球仅存约700只白头叶猴,主要分布在广西崇左市的几个自然保护区内。
故事线
基于拍摄过程逐步更新。